2022年數字鄉村建設容易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宣導及數字技術的驅動引領作用下,鄉村振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農村網絡基礎設施的不斷優化;信息化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滲透,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效果明顯;農村信息綜合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但在進一步發揮數字技術對鄉村振興的賦能作用的過程中,我國還面臨一些問題和短板。

1. 農村數字化基礎設施薄弱。
雖然農業農村信息化不斷推進,但是城鄉之間存在較大的數字鴻溝。無大數據不信息化!農村數字化基礎設施薄弱,農業大數據建設和農村數據資源體系建設處于起跑的狀態,數據整合共享不充足、開發利用不充足,數字經濟在農業中的占比低于第二、第三產業,顯然仍是數字中國戰略實施的“短板”。
2. 農民數字化應用水平較低、農村數字化專業人才匱乏
現階段農村勞動力普遍“兼業化、老齡化、低文化”,年齡因素、文化程度是限制是農業數字化的主要元英。受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的影響,農民信息意識呈現一定的“死板性”,難以信任應用信息技術,缺乏應用數字技術的手段,致使農業農村數字化進程緩慢。當前從事數字賦能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主體大多是農村居民,相較于專業人才而言,農民對于掌握數字技術專業領域的知識具有一定的困難,難以滿足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而人才是數字賦能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核心要素,可大部分鄉村稀缺高素質、專業化的數字化專業人才。從而導致很多地區智慧農業的建設收效甚微。
3. 農村數字化政策供給不足。
雖然鄉村振興戰略已提出“實施數字鄉村戰略,做好整體規劃設計”的要求,但是數字鄉村建設還處于自上而下的各地試點探索階段,數字賦能鄉村振興的組織化程度還相對較低,財政投入力度還不夠,各部門的協調機制有待貼條??偠灾?,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除了需要數字化專業人才保障之外,還需要組織、制度、政策等層面的保障,建立整體的、統一的、頂層設計指導架構的系統平臺。
那我們如何在現階段的境況下尋求突破,改善建設呢?
1. 加強農村信息化設施建設。
信息化基礎設施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前提條件。上文提到“無大數據不信息化”的概念。大數據的采集、分析、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增加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提高網絡覆蓋率,從而彌補落后地區的“信息接入鴻溝”。此外,建設農業大數據資源庫,統籌推進城鄉信息資源建設和利用,配合成熟的、行之有效的路通數字鄉村管理系統平臺打通已有條塊分割的涉農信息系統,推進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農業農村基礎數據資源共享開放、有效整合,彌合城鄉“數字鴻溝”。
2. 提高農民信息素養與技能。
農村居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堅力量,我們要強化“三農”建設,調動農民各自的積極性。并且大力培育掌握數字技術的高素質農業人才,提高農民信息素養與技能,縮短農民的“能力鴻溝”。吸收發達地區的先進數字技術應用經驗,不斷提升落后地區的數字技能,培養自身對智慧農業有能力基礎的新時代隊伍。
3. 推動數字化專業人才下鄉。
專業化的信息人才是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而數字化在農業農村的推進面臨人才匱乏的處境。我們可以從外部引進和吸納數字化專業人才,根據鄉村振興發展的實際需求,采取有效政策措施貫徹“外部引進”的戰略,積極引導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通過數字鄉村的建設進行人才管理,實現“長久留才”,不斷壯大鄉村振興的數字化專業人才隊伍,提高農村的人力資本。
4. 加大政策出臺與配套力度。
在政策方面,需要優化數字賦能助推鄉村振興的政策環境。地方政府可通過數字化建設進行宣導、宣揚,從組織學習、加強產業引導、引進專業人才等方面著手,通過扶持政策和思想教育建設推動數字技術的研發創新和應用推廣。我們可以加大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的財政投入力度,吸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引導資本投入數字農業農村建設,同時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部門協調機制、優化人員保障,形成共同建設數字鄉村的強大合力。
江蘇路通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是智慧旅游全場景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基于景區和全域綜合管理系統為基礎 ,提供景區網絡規劃、數據融合服務、景區智能化建設、商業系統整合、游客服務系統建設、全網營銷平臺建設的綜合解決方案,目前已經成功為國內46個以上景區提供產品服務。更多有關智慧景區、智慧全域旅游解決方案請撥打24小時熱線400-666-1947。歡迎致電垂詢!